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142号,这一规定对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。**将深入解析该规定的主要内容,为读者提供实用的指导,帮助大家了解如何维护自身工资权益。
一、规定背景及意义
1.背景:为规范工资支付行为,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,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《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》142号。
2.意义:142号规定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,促进企业依法支付工资,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。二、规定的主要内容
1.工资支付标准
工资支付应当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北京市相关规定,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。
实行计时工资的,按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支付工资;实行计件工资的,按劳动者完成的工作量支付工资。2.工资支付方式
工资支付方式包括现金、银行转账等,劳动者有权选择。
企业不得以实物、代金券等形式替代货币工资支付。3.工资支付时间
按月支付工资,每月至少支付一次。
实行周、日、小时工资制的,按月支付工资。4.工资支付凭证
企业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工资支付凭证,凭证上应载明工资项目、数额、支付日期等信息。
劳动者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工资支付凭证。5.工资支付争议处理
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,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。
人社部门将依法调查处理,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。三、劳动者如何维护工资权益
1.了解工资支付规定,提高法律意识。
2.保存好工资支付凭证,便于维权。
3.如发现工资支付问题,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,协商解决。
4.如协商无果,可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投诉。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142号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工资支付标准,劳动者要充分利用这一规定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企业也应严格遵守规定,确保工资支付合法、合规,共同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。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