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国,对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一直是社会**的焦点。为规范这一领域,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,其中《统计违纪违法处理责任人办法》尤为重要。**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该办法规定了什么。
一、办法的适用范围 《统计违纪违法处理责任人办法》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统计机构和统计从业人员,对统计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。
二、违纪违法行为的类型
1.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;
2.伪造、篡改、隐瞒、谎报统计数据的行为;
3.违反统计调查、统计监测、统计评估、统计审计等统计工作程序的行为;
4.其他违反统计法律、法规、规章的行为。三、责任人的认定
1.统计责任人包括:统计机构负责人、统计工作人员、统计委托方等;
2.责任人根据其在统计违纪违法行为中的过错程度和责任大小,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。四、责任追究方式
1.警告、记过、降级、撤职等行政处分;
2.取消统计从业资格、吊销统计资格证书等;
3.追究刑事责任。五、调查取证程序
1.对涉嫌违纪违法行为的线索,应当及时进行调查取证;
2.调查取证过程中,应当遵守法定程序,尊重当事人合法权益。六、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时限
1.统计违纪违法行为自发现之日起,应当在30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;
2.对情况复杂、影响较大的违纪违法行为,可以适当延长处理时限。七、责任人的权利和义务
1.责任人对处理决定不服,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;
2.责任人应当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工作,不得阻挠、干扰。八、办法的监督与检查
1.对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,应当接受社会监督;
2.监督检查机构应当对统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。九、办法的适用时效
1.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;
2.前期已经发生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,参照本办法进行处理。十、办法的解释权 本办法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。
十一、办法的修订 本办法如有需要修订之处,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修订方案,并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发布。
《统计违纪违法处理责任人办法》的制定,为我国统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,对于维护统计数据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。希望广大统计机构和从业人员严格遵守相关法规,共同维护我国统计工作的良好秩序。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
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
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